循環(huán)經濟下的廢舊輪胎
- 點擊次數:320 發(fā)布時間:2010-11-11
舊卡車輪胎不會消失,因為它們成了涼鞋。幾十年來,埃塞俄比亞一直有這樣的傳統(tǒng),從農民到游擊隊員,人人都將舊輪胎做成廉價耐穿的膠鞋,這已然成了一種時尚。
而現在,這個創(chuàng)意出人意料地成了一種時尚,這要歸功于一位年輕的女企業(yè)家,她將網售力量與靈活的商業(yè)行為結合起來(這種結合在亞洲很常見),阿勒姆將在每一個橡膠鞋上加入時髦的棉花和皮革,幾千雙這種手工制作的人字拖、船鞋、懶漢鞋和匡威式運動鞋已經在國外賣出幾千雙。
圣誕前,埃塞俄比亞郊區(qū)的soleRebels工廠里,為了滿足網絡上來自遠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消費者需求,工人們馬不停蹄地裁剪原料、加工縫制、粘貼成品。阿勒姆的哥哥則忙著將棉鞋和絨面革鞋打包成 雙放進盒里,送往公司zui大的客戶——遠在美國的亞馬遜——每次下過大宗訂單三五天后就能收到貨了。現年30歲,以前做會計的阿勒姆激動地說:“我們身在亞 的斯亞貝巴,感覺卻像在美國公司一樣。”她愛一口氣報出訂單數目,因為這數目足以體現公司的快速增長。
SoleRebels誕生僅5年,就雇傭了45名全職員工,日產量超過500雙。二月份之后,售價35至65美元的鞋子會出現在javari.co.uk ,這是亞馬遜在英國和日本新成立的售鞋網,那時公司會雇傭更多員工。公司2010年的銷售預算是475,000美元,這是個驚人的數字,但是阿勒姆的zui終目標是成為——她很認真地想成為——非洲的天伯倫和思凱捷。
沒有外界幫助,更沒有政府撥款,SoleRebels成功進軍市場,對于埃塞俄比亞有一種激勵作用,也成為人們告別貧困的*。
在國外,人們認為閉塞的東非國家還是饑寒交迫,可憐無助,每年有600萬人民等著食品救濟和美國的援助。但是同一個地方,別人看到絕望,阿勒姆看到希望。她 突發(fā)奇想利用可持續(xù)方式發(fā)展一種可以在埃塞俄比亞生產的商品時,她想起了膠鞋。幾十年前,當地人民反抗意大利入侵者時,他們1991年進駐亞的斯亞貝巴 時,如今他們成為國家的主人時,他們都穿著這樣的鞋。她說:“在這里,回收再利用是一種生活方式,一種東西如果可以繼續(xù)使用,就不要扔掉。我覺得應該多宣 傳這種觀點。”
與此同時,其他埃塞俄比亞鞋廠正在奮力與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競爭。SoleRebels卻將注意力集中在出口市場上。 究其原因,阿勒姆說消費者愿意花大價錢買設計*的商品。她找來了舊外胎和內胎的供貨商,雇傭女工把當地生產的棉花、黃麻和大麻,用代代相傳的技術紡線、 編織、染色。
阿勒姆在網上搜索了鞋子的流行趨勢后,設計了一系列鞋樣。她給棉面或革面這種式樣簡單的人字拖和涼鞋起了名字,比如Class Act和Gruuv Thong。賣得的“城市”的設計靈感來自匡威經典全星運動鞋,鞋尖用內胎裝飾,里面還有有機棉制作的鞋墊。差不多所有的原料都是當地生產的, 包括從舊軍裝上剪下來的迷彩服裝飾。
獲得互惠貿易許可后,阿勒姆開始用電子郵件和鞋樣向美國市場和網絡進軍。Whole Foods和Urban Outfitters都同意進貨。《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》使 SoleRebels享受免稅出口美國市場并保持有競爭力的價格??诳谙鄠髦?,消費者個人開始直接從網上購買,于是就有了附帶著消費者腳型掃描圖片的加 拿大訂單,鞋子一周之內就能從埃塞俄比亞運至目的地。但是如果亞馬遜作為一個大客戶直接訂貨的話,這其中的商業(yè)活動便少了很多。
阿勒姆是在線商業(yè)活動的布道者,她說在線商業(yè)活動使公司“看清市場需求,按時供貨”。SoleRebels直接與零售商洽談,從下訂單到信譽評價,*自己操作,并盡量確保多數的*售賣在埃塞俄比亞境內完成。因此,阿勒姆說,她可以支付實習生每天1.9美元的工資,有經驗的工匠則每天可獲得11美元的工資 ——這在當地標準看來是很高的。當然,她同時要向政府繳納更多的稅,以刺激當地經濟更好發(fā)展。
阿勒姆說:“在埃塞俄比亞,人們早已習慣了靠西方救濟生活,靠別人的幫助過日子。這樣沒法發(fā)展可持續(xù)的經濟。我們得自己解決問題。”
成功之后,SoleRebels開始著手在現有廠房旁邊建造太陽能工廠來擴大產業(yè)。無疑,它會更好地顯示出公司經濟友好型的運作方式,但那不是顧客喜歡這種 鞋的主要原因。阿勒姆說:“人們買SoleRebels因為它們品質好,而不是因為它們是‘綠色商品’或它們來自埃塞俄比亞。我們的產品本身就是廣告。”
國內的廢舊橡膠生產線制造企業(yè)--銘鼎機械的王總告訴我們,國外的成功案例,一些*的理念值得我們國內企業(yè)很好的借鑒。